港珠澳大桥立项于2009年,投入超过1100亿港币,严重超支800亿港元。
因此,如何回收成本成为港珠澳大桥不得不考虑的首要问题。
所以对于港珠澳大桥的维护来说,车流量至关重要。
早在2005年,大陆、香港和澳门政府曾委托顾问机构预测,港珠澳大桥初期日均车流量约10000车次左右。
在当年三地政府立项港珠澳大桥的目的是开放两地双向行车,即加大发放粤澳、粤港两地车牌的配额数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立项后香港政府“临阵退缩”,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治安问题、交通问题,需要考虑香港可以承受的容量,再决定是否增加粤港两地车牌配额。
如果香港不愿意就粤港两地车牌放宽政策,预测的大桥初期日均车流量将更难实现。
港珠澳大桥的“回本期”将会大大延长。
因为同样的原因,“粤车入港”的方案也给无限期搁置。
自驾游单次配额自2012年实施以来,情况一直不理想,平均每年只有3000多个申请,仅占总配额的10%左右。
另外,当年港珠澳大桥立项的时候,尚未考虑当时仍在规划阶段的深中通道,以及深茂铁路对大桥的分流影响。
香港特区政府对交通基建的预期过于乐观,2007年开始通车的深圳西部通道,至今日均车流量只有10000多车次,仅为当年预计的六分之一。
迫于工程超额预算、各大交通线路分流等压力,香港特区政府很有可能会放宽粤港两地车牌配额数,届时办理时间将会变短、办理条件将会降低、办理流程将会更加快捷。